Sunday, February 18, 2007

談話的藝術

一般的意思,用不同的用詞說出來,效果絕對不一樣。

像,不喜歡吃魚,有人會說「魚太,我不喜歡」,亦可以說成「我不懂吃魚的」。

有一種人,事業上有點成績,是家中的經濟支柱,慢慢的聲音愈來愈大,意見愈來愈多,加上家人對人縱容遷就,漸漸被關成一副土皇帝的模樣,自尊自大,人見人怕。

尤其是那種剛脫離草根階層,開始接觸西方文化的,往往喜歡表現自己的優越品味,殊不知自己所知的不過是皮毛,往往抱着「斷估冇痛苦」的態度,無時無刻發表其偉論。

對着家中弱小的口頭襌是「你懂甚麼」,全世界就只有他一個人有腦袋,只有他一個有常識。

外出的口頭襌是「我要投訴你」,將無理取鬧與據理力爭混為一談,從來沒想過,即使是投訴,也可以處理得冷靜理智一點。

每當遇上這些人,總想跟他說:「對不起,你不是明星,這裡不是舞台,我們不是觀眾,你的喜好口味我們會得專重,但對不起,我們沒有興趣聽你發表偉論。」

Thursday, February 15, 2007

鮮花●情人節

對情人節從來沒有甚麼特別大感覺,或許是因為第一個有情人的情人節過得不怎麼樣。

那年的情人節,我們已到了分手邊沿,見面的次數逐漸減少,是我样裝甚麼事也沒發生,拖得一天是一天。

儘管情感已淡,他仍然交足功課,買花給我,雖然那已是他第三次買染藍了的白玫瑰給我。收花時其實沒有驚喜,但我也努力交出一臉歡喜的表情。

十多歲的我們沒有甚麼特別的節目,去了華人商場留連,下車時我把花放在後座。

進入商場後,發覺每個女生也擁着一束鮮花。我心下納悶,為甚麼要擁着這麼一大束花四圍走呢,放在車廂中不是更方便嗎?當然我立刻明白那是為了炫耀手中的鮮花。

哦,原來情人節身邊拖着一個還不夠的,要讓人家知道,這個他很捨得在我身上花錢,買了這麼一大束鮮花。然後每當在商場的走廊上見到迎面而來的其他女孩,必定要暗中校勁一下,看看誰的鮮花最大束,包裝最特別。自已的花比人漂亮的當然會笑得更燦爛,比人家的差便臉色陰暗下來,幾個回合下來,如果所有人的花也比自己的漂亮,那男友便好自為知吧!

原來情人節的花是這麼一回事,像花的生命一般,是一種短暫的、表面的虛榮。

他買給我的那束花,大半天放在車子裡,晚上那回家便倒掉起來,作乾花。

在情人節這天用雙倍價錢買的一束花,就這樣,無無謂謂的「完成」了它的任務。

花的數目仍然是11枝,第一次送花時他曾說11枝代表一生一世,情人節收到的11枝鮮花,就像那一生一世的諾言一般,只是因應形勢擺出來的一種姿態,外面是「做到足」,內裡卻是空洞洞的。

跟他分手後,找了個水泡。那人很愛很愛我。用盡辦法討我歡心,當然少不了鮮花和禮物。每一次約會他也會給我一束鮮花,小小的一束,每次不同。可憐這些花跟那送花人一般,討好不到我,每次回家我就隨便的把花擱在書桌上,連找個花瓶插好也懶,隨它枯死於桌上。後來畢竟是老爸看不過眼,每天幫我插花換水。

曾在一家小公司工作,情人節時其中一個平時不太受歡迎的同事說認識某花店,有折扣,男同事便一窩峰的約他一起去訂花,還說多幾個人去或許可以有多些折扣,平時不受歡迎的他頓時變了香餑餑。我看傻了眼,如果這些人的女友發現大家的收到的花一模一樣,或男友純粹為了貪平而選擇該花店時,不知會否惹來一場風波。

情人節,女人為有沒有花收、自己的花是否比公司的八婆大束而煩惱,男人則為怎樣用最少的金錢順利過關討得女友歡心而煩惱。一位友人說這樣的風氣有違情人節的原意,我大笑,情人節有甚麼重要,根本就是奸商攪出來的Marketing Product。

身邊的他不會在情人節買花給我,我卻樂得輕鬆,起碼不用裝一個驚喜的表情,然後暗暗為他的錢包肉痛。

我不會說我討厭鮮花,不會說花不美,亦不會假撇清的說剪下鮮花很殘忍。我只是不懂在情人節那天花上比平時一倍或更多的價錢買花究竟與愛情有甚麼關連。

我要的是很多很多的愛,不是很多很多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