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31, 2012
假如讓我說下去
一個無法入睡的夜晚,重讀數年前寫的Blog,突然發覺,現在的我已經不懂得寫了。回港後極少以中文寫作,工作上的英語電郵也是以簡短,點到即止為原則,對於抒情文章早已生疏。
或許,問題的重心在於,過去日子空白片段太多,不想記起卻又無法遺忘的畫面,因腦海中自我保護程式的啟動,通通被吸進無名黑洞裡。順帶連中文寫作也放棄了,甚至所有重要的討論也"自然" 地以英語進行。大概中文是我心中最美麗最具表達性的語言,行屍走肉的日子用這種語言只恐會雪上加霜。
最近,失去的片段總不經意的浮現。恐懼襲上心頭並不是比喻,而是切切實實的生理反應。首先是心跳加速,繼而手開始發抖,背部的冷汗像要滲透火熱的心臟。周邊的環境忽爾扭曲、縮小,身邊的人流越發湧擠,呼吸不斷加速,大腦卻沒有余力分辨此反應是過度呼吸還是哮喘。拼盡全身的氣力才能不暈倒、不尖叫、不哭泣。
我不知道從黑洞裡鑽出來的魑魅魍魎代表甚麼,出來後會否再次被塵封,然後多年後又一次襲撃我還是怎樣…
或許,至少我希望或許,這代表我終於有能力學習面對,學習平衡和放手。The opposite of attachment is not indifference, it's non-attachment.
或許,人到三十,開始回顧開始質疑,更或許,只有我的另一半在,我才可以略略放鬆一點去看那黑暗的自我。
Subscribe to:
Posts (Atom)